宝爸宝妈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在商场里,孩子看到一个玩具非要买,不买就大哭大闹。这时你会怎么做?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小朋友的妈妈站在挺远的地方看着,实在被烦的不行了就说一句“在家不是说好不买了吗”。可见,对于宝宝的要求妈妈是不打算满足的,甚至采用了冷处理,想要暂时不理睬他。
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孩子脸上挂着泪花,手里拿着玩具,大人们妥协了。
孩子会效仿自己的成功经验,他知道一哭闹就会得到想要的玩具,之后就会继续这样做。如果对这种行为放任不管,孩子就会没有忍耐和自控力,所以爸爸妈妈们要学会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延迟满足”的能力指的是人能够等待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再做想做的事,反映了自我控制或者说克制欲望的能力。
如何训练延迟满足的能力?
1、教宝宝学会等待
训练宝宝对现在非常想做的事情稍微等待一下,然后将他们能够等待的时间一点点延长。
比如:宝宝想吃冰激凌,妈妈可以跟宝宝说“宝贝等妈妈一下好吗,妈妈把擦完桌子就给你拿。”开始的时候,让宝贝等待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控制在1-2分钟之内。在宝宝等待的时候还可以不时的跟宝宝说话,“妈妈马上就弄好了,你再等一下下哦。”
几次训练下来,宝宝对“等待”就有一点点的适应,妈妈就可以把等待的时间慢慢地延长一些,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等宝宝能够等待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从几个小时延迟到几天。宝宝的耐心也会随着等待的时间延长而增强。
2、不要直接拒绝
对于宝贝提出的要求,千万不要直截了当说“不行”。这会让宝宝很难接受,尤其面对是他特别想要的玩具时,于是就会出现“大哭大闹”的行为。
当宝宝对大人发出询问请求的时候,比如说“妈妈我可以玩滑梯吗?”“妈妈我可以看会电视吗?”我们可以用他理解的数字回答他,可以说“好的,今天可以滑3次。”或者“好的,等吃完晚饭就可以看5分钟”。让孩子有一个心理过渡,这样,他的逆反心情就会减少很多。
3、尊重孩子,和他们一起制定规则
我们必须要在相信孩子的前提下,尊重孩子自己的诉求,继而去实施“延迟满足”。如果是家长一厢情愿,强行实施,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造成孩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决定时间和日期的时候一定要让它变成家长和宝宝都能够认可的规则。要充分地和宝宝协商,这样一旦规则确定下来,宝宝就会把它当做自己制订的规则去遵守。对于制定好的规则,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要哄骗孩子。
父母训练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前提是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充分信任父母,这样,如果孩子提出要求,父母说明了拒绝的理由或者延迟满足的理由,孩子会因为信任而去分析它的合理性,从而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否则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找借口拒绝他,他就不会考虑接受父母延迟满足的建议。
“延迟满足”训练的条件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延迟满足训练”,一个从来没有被“即时满足”的孩子,你让他如何“延迟满足”呢?想要训练“延迟满足”的能力,孩子至少有以下几种特质:
1.能够正常和家人沟通,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无需用哭闹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2.自己的需求,多数时候可以快乐地被满足。
3.通常在4岁以上,理解并能遵守规则。
同样,家长也要能做到以下几点:
1.有充足的耐心;
2.能够做到真正的理解孩子;
3.能接受孩子暂时做不到,家长不发火,并且家长还愿意继续尝试并接受失败。
要掌握一个原则,不必所有的事情都延时满足,爸爸妈妈要对宝宝提出的要求加以判断,决定哪个能马上满足,哪个需要再等等,哪个根本就不能满足。
将延迟满足与即时满足、适当不满足灵活应用,这才能让我们的训练真正的有意义。